第(1/3)页 深夜,处理好一切,贾环没有回家,就在官署屏风后面的小榻上休息。 一觉睡到次日大中午。 “老大,南司来人!” 双鞭脚步急促,推醒了贾环。 “多少人?”贾环问。 只来几个,那便是索要结案卷宗。 要是十几二十个,不言而喻。 “比上回还多!”双鞭神情兴奋。 贾环猛地腾起身。 冗长的等待,走廊响起密集脚步声。 近二十个南司官吏踏入官署,为首者五十岁出头,容貌端正,颌下胡须飘扬,气势非凡。 身后郭官员提醒道: “还不拜见傅大人?” 很显然,这位是南司上层之一。 “卑职见过傅大人!”贾环恭敬抱拳。 傅官员审视他许久,面带欣赏道: “铲除鞑虏暗桩,诛杀利欲熏心之徒,有功于社稷。” 贾环铿声道: “职责所在。” 傅官员颔首,轻轻摆手。 两位官员捧着托盘上前。 崭新的银色飞鱼服,肩袖织绣了两条金丝线。 一块通往案牍库“丁”区的令牌。 傅官员接着说道: “另外,南司会从其他卫所调派三十位力士,由你天枢房统率。” “遵命!”贾环掷地有声。 内心难免有些失望,原以为能有三条金丝线。 傅官员虽不知年轻百户心中所想,但大抵能猜测对方不甚满意,毕竟及时铲除鞑子暗桩,倘若任由发展恐将酿成大祸,况且还顺带给朝堂清理了十几条卑劣蛆虫。 如果他已有三十多岁,依照功劳资历,必定擢升三条金丝线。 然而还未满十八岁,太年轻了,入职时间又短,南司综合考量后决议压制。 这次亲临,正为安抚贾环的情绪。 傅官员朗声道: “南镇抚司已获礼部、吏部、翰林院许准,内阁中书舍人已缮写钤印,册封你生母赵氏为九品孺人。” “依照礼制,妾室没有资格成为朝廷命妇,但自古母凭子贵,历来也有庶出人杰为生母争命妇,阻碍颇多。” “为了给你生母争取九品孺人称号,衙门费了好大功夫。” 话音落罢。 贾环诚挚感激: “多谢大人,卑职誓死效忠社稷,日后定勤勉奋力,再建功绩!” 能有什么抱怨的,南司为了不让有功者寒心,都换一种方式补偿了。 已成定局,少镶一根金丝线能让娘亲开心,也值了! “好!”傅官员满意离去。 “贾百户,御史台大理寺要查阅结案卷宗,你晚些时候来南镇抚司。” 郭官员丢下一句话,随之走出官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