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司礼监刚刚收到北凉监军穆守恩的战报,一模一样!” 这一刻,内阁诸公满脸惊疑。 “廷议大殿!!”杨首辅声若洪钟,阔步而去。 众人不敢怠慢,脑海里闪过各种猜测,一行人浩浩荡荡奔赴廷殿。 …… 庄严肃穆的大殿。 景德帝端坐御座,脸色变幻莫测。 太上皇来回踱步。 兵部尚书信誓旦旦! 但这一切完全是天方夜谭! 战报惊天骇地,颠覆了从军者的认知! 势必发生在正面战场上。 大乾社稷,哪个名将能缔造这场战役? 纵然他拖着凋敝之躯御驾亲征,可北凉就这点兵力,除了据守以外还能做什么? 现在突然欺骗中枢—— 一个让北凉军心溃散,三战三败毫无军事战略的无能主将,竟然铸就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捷? 大殿陷入冗长的寂静,司礼监秉笔翕动嘴唇轻声说: “陛下,奴才猜测,王尚书被锦衣卫控制了?” “贾环离京之前,可带走两千多锦衣卫,皆是精心挑选的武夫!” “锦衣卫在战场上用处不大,但围剿王尚书的三百亲军,还是轻而易举的。” 听闻此言,诸公不寒而栗。 杨首辅断然驳斥: “王尚书的字迹雄浑豪放,这是极度亢奋状态下的笔锋,三年前他在辽东打了一场胜仗,同样是这般龙蛇飞舞的气魄。” “很显然,不会是被威胁被软禁!” 不愧是百官之首,杨首辅细致入微,分析能力极强。 廷殿一片缄默。 中枢重臣们紧皱眉头,未知给他们带来的无尽迷茫。 内阁衙门的中书舍人经传禀之后,疾步踏入大殿。 他看了内阁诸公一眼,随即恭敬迎向两位帝王,掷地有声道: “陕西巡抚急报,北凉大捷,北凉大捷,北凉大捷!” “贾镇抚使以神乎其神的手段驱逐蛮夷,饮马瀚海,割下七万三千多蛮夷首级堆积京观,为社稷立下盖世功勋!” 诡异的气氛笼罩大殿,群臣脸庞紧绷,随着陕西巡抚的战报,他们再不能视为荒谬欺骗,但始终不能相信。 蛮夷精锐的死亡人数太恐怖了! 北凉边防摇摇欲坠,完全没能力缔造这场胜仗。 倘若他们轻易相信并通报各部衙门,那才是一场灾难,一场载入史册的丑闻! 漫长的沉寂,直到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九卿之一的御史大夫! 户部尚书! 工部尚书! 三人入殿,恭敬执礼后。 御史大夫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厉声指责道: “贾环狗胆包天,试图愚弄天下!他私自拘押北凉监察御史,传递一个啼笑皆非的战报。” “御史称他率军屠戮北莽七万铁骑,陛下,贾环已然疯癫,看样子北凉局势失控!” 他话音落下,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表情惊骇,三人事先没有通口风,凑巧一起觐见。 户部尚书原本气急败坏,此刻滚动喉头,嗓音微颤道: “北凉陕西各部粮仓传来急报,所言与监察御史一模一样,称……称他们快要收到战马牛羊等战利品。” 各部粮仓,负责北境后勤,足有九封急报! 落在后面的诸葛尚书轰然大震,众目睽睽之下,他的表情极度惊骇,声嘶大喊道: “陛下,在凉州陕西负责水利城墙的工部同僚传来急报,说贾镇抚使缔造了一场奇迹般的胜状,同僚欣喜若狂,已经在凉州大街载歌载舞。” 说到最后,嗓音颤抖不止。 三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收到急报,那一瞬间在衙门笑出了声音。 可现在,他们内心压抑着一种情绪。 然而。 殿内两位帝王。 内阁司礼监重臣,各个面色惊骇,脑海里掀起重重叠叠的震荡,久久无法平复。 监察御史,工部官员,户部粮仓,分列在各地,怎么可能统一口径? 兵部尚书,陕西巡抚,怎么可能默契般地传递捷报? 世代忠于大乾的戚家,还有皇权豢养的奴才,怎么可能背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