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楚安弄出这首歌出来。 虽然最后正式演唱的不是楚安。 但词曲作者是楚安这位战争英雄的事迹却被宣传了出去。 不过,现在这股风却对楚安影响却不大。 因为不论外面怎么说,步兵学校却能始终保持平静。 毕竟外人也进不来打扰他。 “你之论题很好,很有先见,也确实符合现在的实情。 特殊任务小队职业军人化,我认为可行!” 教学楼的某间办公室内,四月的风已经有点暖意。 一位四十多岁的教员叼着烟,认真的在看着楚安提供的论文。 楚安虽然早就确认了论题,而且耗费了近两月的时间,也把论文打磨的差不多了。 但毕竟是第一次写这种论文。 所以找人润色,提提意见也是最为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种事情不止他这么干,其他学员也会如此。 写论文的过程当中,找同学,找区队干部亦或者教员,甚至写信找原部队领导的事情都极为正常。 而现在楚安面前这位就是他们战术战略理论课的教员。 “高教员,您看还需要润色一下吗?”楚安微微弯腰。 这位教员还是很有水平的。 在我国和苏修友好时期,到那留过学。 曾经也参加过战争,之前理论课的时候,很多国内外战役都能信手拈来,楚安对于他还是挺佩服的! “嗯,文笔可以略微润色,但课题和主观言论不需要了。 你的观点已经足够深入,而且也阐述的很明白,不过可以添加一些论证。” “请教员明示!” 高教员笑着推了下眼镜:“据我所知,德国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组建的勃兰登堡部队其实就符合你所言的特殊任务小队的情况。 而后,鹰帝国的海豹突击队,还有苏修的阿尔法,这些都是如此。 咱们国家侦察兵虽然也在行使这种责职,但就像你之所言,我们侦察部队专业程度不够。 你可以多了解一些国外这些部队的情况,以此论证可行性。” “这”楚安苦笑了起来。 “教员,我这也没办法了解啊!” 这年头可不是楚安那个一台手机了解全世界,不懂有度娘,甚至还有各种AI的时代。 现在楚安想了解国外的情况,只能看报。 图书馆都不行,不会有书专门记载这种特定的情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