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他自己研究的一套连级兵力布置在高地上的防御战术方案。 这论题符合他们初级军事教育的论文考核要求。 但这种论题绝对能被问的头皮发麻。 毕竟战术这种东西可不是一定的。 严格来说,每座山的防御布置一般都是因地制宜的去布置防御力量。 他研究的这套战术方案也给楚安看过。 虽然他也强调了因地制宜,但他强调的就是火力配置搭配我军大名鼎鼎的三三制做出的一些改变。 纸上看起来问题不大,但实际上,战术论题有太多可以被询问的点了。 果然,当台上王小六有点结巴的念完自己的论文后。 很快,他就被下面的一众评委们一个个问题问的额头冒汗。 楚安看他呼吸都好像有点急促了。 好在,情况看起来也不算怎么糟糕,毕竟他这套战术底子其实是三三制。 这套被我军公认且运行多年的战术套到哪都无可挑剔。 这也是他选这个论题的时候,找楚安,楚安当初也没反对的缘故。 一个个学员上台。 进度很缓慢。 一上午楚安他们一个区队都没问答完。 但现在这些评委明显也不缺时间。 所以下午继续。 整整五天。 楚安等指挥专业的学员每天白天都坐在大礼堂之内。 五天下来,楚安一本新发的本子都快写完了。 en 这其实才是这次问答的重点。 他们这一批学员都是初次接受军事教育。 近一年的学习,虽然所学良多,但毕竟人与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现在安排每个人的论文都读一遍,让所有人都对于其他人的论文观点都有点印象。 这绝对是只有好处的事情。 最简单的一点,这事能开拓大家的视野。 毕竟,每个人的论文都是不同的,这么多人的思想碰撞,涉及各种战术战略乃至部队发展,就算只吸收一部分也能大家受益良多。 而事实上也是,五天下来,楚安感觉自己对于部队的各方面认知都清晰了很多很多。 这些学员,很多当兵都四五年了。 军旅生活,对于部队的各方面认知可都比楚安深刻的多。 而且,通过这些论文,楚安也认识到了其他部队的一些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