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再兴率300骑兵血战到底,杀敌2000人。然而由于身陷包围,最终杨再兴被乱箭射死,身上所中箭镞多达两升之多。由于杨再兴在归顺宋朝之前为曹成效力,所以宋朝官方对杨再兴的印象并不怎么好。 再加上后来岳飞含冤而死,杨再兴也谈不上什么追赠,也无人为他立碑作传,这也是杨再兴记载模糊的原因之一。 在后世的演义中,杨再兴成为了杨家将的后人,练就一手好枪法,与岳飞结为八拜之交,跟随岳飞抗金,骁勇与忠义留下了一段千古传奇。 ——“弟弟杀了都能留,岳飞这格局,牛逼” ——“杨再兴差不多就是猛将的天花板了。” ——“这个事真的猛,万人敌一共就那么几个,真是可惜了,要是不是在宋朝,肯定会大放异彩。” 【古代文人到底多有气节,一口气看懂最有气节的状元——文天祥#宋朝历史#诗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兼具汉朝精神与唐代血性的无双国士,以坚贞的民族气节担负起了救国救民的重任。 虽然为大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却改变不了海上浮尸十万的亡国命运。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口气看懂文天祥的一生。 文天祥本名文云孙,后改名为天祥。他出生在JX省的JA市。文天祥出生时,正值金国灭亡,蒙古南下,南宋内忧外患之际。 此时的宋朝已经山河日下,即将走向灭亡。在这个南宋末世,文天祥究竟该何去何从? 文天祥的父亲从未做过官,家境也不算富裕。但是父亲对家中几个孩子的教育却非常上心,特意请来了当地的大儒教导儿子。 20岁时,文天祥来到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鹭洲书院求学。白鹭洲书院虽然风景优美,但生活条件却不是太好,学生们的住所非常拥挤。文天祥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经常在深夜躲到风月楼读书。 一年后,文天祥和弟弟在JX省参加科举考试,面对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文天祥以“法天地之不息”为题,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近万言的策论。 宋理宗看完之后十分高兴,当场将文天祥钦点为状元。文天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将名字从云孙改为了天祥。此时距离南宋灭亡还有20年的时间。 文天祥身材高大,仪表堂堂,在弱冠之年就高中状元,本来应该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然而一个噩耗却让文天祥不得不回乡守丧——他的父亲病逝。 按照当时的制度,文天祥要回乡守丧27个月。等他重新回到官场的时候,南宋朝廷已经变得焦头烂额。 24岁时,守孝期满的文天祥被派到浙江的宁海做官。但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传来蒙古大军突破长江防线,包围鄂州的消息。 紧接着蒙古的铁骑就踏进了江西,满朝文武人心惶惶。宦官董宋臣劝宋理宗迁都,文天祥则上书反对迁都,细数董宋臣的诸多罪状。 宋理宗在群臣的反对之下没有迁都,但是对董宋臣却依然很是信赖。文天祥因此心灰意冷,自请辞官还乡。但不到三个月朝廷就又让他到南昌去做官。 文天祥自知到了南昌也难有作为,于是他向朝廷申请了一个主管道观的官职。因此修身养性,远离了官场的斗争。 仅仅过了两年,宋理宗就下旨召文天祥回京任职。此时大太监董宋臣已经被赶出了临安,朝政被丞相贾似道所把持。虽然此时的宋理宗不理政事,但是对文天祥的才学还是十分欣赏的,委以了官职。 不久后宋理宗突然怀念起了董宋臣,要把他召回临安,文天祥得知后上书反对,痛陈此人误国误民。但宋理宗却根本不予理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