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臣以为,还是应当给前线将士一些时间,另外多备粮草辎重,令大军无后顾之忧,此战胜败还未有定论。” 在长孙无忌和一众党羽的支持下,这件事暂且算是被按了下去,李承乾也没有过多遭受责备。 之后李世民又提及另一件事,却让李承乾更加汗流浃背,胆战心惊。 在大唐以东的朝鲜半岛,此时正处于三国纷争的局势中,高句丽、新罗、百济各自占据一方,彼此互相制衡,但又冲突不断。 李世民对这三国所采取的政策是一视同仁,始终一碗水端平,没有任何偏颇。 原本这样的格局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的稳定,但最近却传来高句丽国内突然发生政变,野心勃勃的权臣全盖苏文悍然弑杀高句丽王并另立新王,自此他大权独揽,开始发兵攻击新罗。 这件事情的发生,直接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平衡,实力较为弱小的新罗遣使来向大唐求援,这让李世民对高句丽大为恼火。 当李世民向群臣问策时,李承乾不敢说话,因为他昨夜刚刚接到消息,据说当初高句丽使臣原本要送去东宫的那封信,最近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李世民的手中。 不知道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可那封信足以证明太子李承乾私底下跟高句丽有所往来,这绝对是触犯到了李世民的逆鳞。 更令东宫感到焦虑的是,这封信销声匿迹了很长时间,偏偏就在高句丽内部出现动荡的当下,被人拿了出来,这分明就是有人在针对太子! 至于背后的主谋是谁,李承乾不禁想到了远在陇西的吴王李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