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招直接将太子的阴谋击碎,你想抓住我的把柄?那我就把事情摆在台面上,让所有人都知道我要审理此案,而且是犯人主动找到李恪伸冤的,所以没留下一点小尾巴。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李恪在得知犯人是大理寺的人,并且犯案地点和内容牵扯到刑部之后,他提议为了避嫌,由自己这个局外人主审,并且把审问地点挑在大街上,并且邀请全城百姓都可以来围观,以此达到完全公平公正的目的。 这一系列操作把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有人知道这个吴王到底想干什么。 而太子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差点笑出了声音。 “我的好弟弟啊,你想明哲保身,所以才选择公开审理此案,可你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殊不知这件事背后的真相,是你承受不起的,闹吧!事情闹得动静越大,就越无法收场!” 现在太子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开始暗中召集人去看热闹。 而李恪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只是想制造一个跟李元芳独处的机会,趁机询问出这件案子的始末缘由,以及他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 押送审案现场的路上,李恪勒马来到囚车旁,四个亲信守护在囚车的四个角落,美其名曰保护犯人的安全,实际上是不让任何人听到他们的谈话。 “你可以相信我,现在距离审问点还有一些时间,我需要你跟我坦白所有事。” 李元芳垂着头说:“殿下,我相信你,但是我没想到你会把事情闹这么大,这件事不能说出来的,要不然大唐会完……” “这些你都无需多想,只要把事情始末告诉我即可。” 见李元芳还是提不精神,李恪继续问:“你先告诉我,人是不是你杀的。” “不是。” “那日,为何出现在尚书府,而且还让两个手下去接应你。” 这个问题是贯穿整个案件的重要线索,李恪必须要知道这一点,才能知道接下来如何应付,问完之后还补充了一句,“现在你只有相信我,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不会把事情闹大。” 或许是这句话让李元芳动了容,他低声说:“我于半年前开始暗中调查太子谋反……” 这才刚开口,李恪立马打断道:“是谁让你去调查的。” “没有人任何人,是我无意间发现的。” 如果没有人让他调查,那这件事就还好说,李恪沉了沉气说:“继续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