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长乐的电话来了。 “夏虫,东瀛那个音乐祭的嘉宾名单,里面有你的名字。” “怎么你也要去参加?” 夏虫如实回答:“是的。” 刘长乐沉默了一会儿:接着问:“你知不知道,他们的参赛规则是穿和服唱日语歌?” “我知道,但是我不打算遵守。” “关于这项规则,佐佐由纪和主办方沟通过了。” “他们给出的答复是,我可以穿自己的民族服饰,也可以唱我们华语乐坛的音乐。” “但是,会取消我们这个组合的比赛成绩,仅作为展示节目。” 所谓的砸场子,并不是夏虫无理取闹。 海滨公园音乐祭,是东瀛音乐的狂欢活动。 参赛规则是穿上和服表演日语曲目。 但是,这个音乐祭的本质是国际音乐节,而不是东瀛的传统节日。 它是一场国际音乐交流的盛会,会有很多不同国家的艺人出场。 海外嘉宾并不止夏虫一个,不同国家的艺人,有不同的信仰或宗教之分, 拒绝穿和服的歌手,也不是只有夏虫一个。 欧美乐坛的那些歌手,多得是不肯穿和服唱日语歌的。 主办方持开放态度。 允许他们登台表演,但是不评分无排名。 好歹是个国际音乐节,即便没有排名成绩,也不失为宣传作品的好机会。 刘长乐笑道:“那我就放心了。” “虫虫,你要时刻记住,你代表的是华语乐坛。” “如果你身穿和服出现在音乐祭,唱他们的日语歌,有什么后果不用我提醒你吧?” 后果就是,他会被舆论钉在耻辱柱,甚至打上“亲日”的标签。 夏虫郑重道:“刘爷爷,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自从滨海公园音乐祭的嘉宾名单公开后。 海内外的争议,一直持续不断...... 主要原因,是华语乐坛的国际地位仍处在鄙视链的最底端。 夏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仅限于国内。 东瀛网民对于夏虫的到来,大多数是持鄙夷和不屑的态度。 更有甚者,迁怒于佐佐由纪。 怒骂她邀请夏虫是拉低这场海滨音乐祭的逼格。 所以,这次踢馆是势在必行的! 夏虫的肩上扛着华语乐坛,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往往是迈最艰难的一步。 夏虫在得到国际层面的认可之前,没有举办世界巡回演唱会的资格。 且不说有没有外国人愿意为他的演唱会门票买单。 这不是钱能解决的事。 最主要的,是场地不批。 外国人不知道华语音乐现今是什么水平。 贸然让你来异域他乡举办世巡演唱会,如果适得其反对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怎么办? 步子跨太大,容易扯着蛋。 国际音乐节,是最适合夏虫迈出第一步的台阶。 既然主办方允许他登台演出,排名不排名的压根就无所谓。 往小心眼了说...... 不排名也有不排名的好处,毕竟评委都是东瀛人,他唱得再好也未必能拿第一。 仅仅作为展示的话,反倒更具震撼效果。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