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皇后是真心实意这样想的,当初先帝缠绵病榻,奄奄一息,看着厌恶的嗣子大势已成,心知自己一驾崩必然是他登位。 没有第二个选择。 别说什么再找一个宗室子立为太子,没人会同意这种事。 一个现成稳妥的选择,和一个选了以后,天下一定会发生动乱的选择,谁都知道怎么选。 天下,终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 这般病痛和心恨交杂之下,先帝越发不想让当今天子好过,在众人面前拉着当今的手留下遗言。 说自己之前是为了磨砺他,如今病重也不放心,想着男儿成家了会稳重一些,自顾自唤出了打扮一新的皇后…… 最绝的一点是,先帝将立太子的圣旨放在皇后手中,对当今说: “好孩子,以往是苦了你了,去接了圣旨,以后两口子好好过日子,朕也好放心将大周的天下交到你的手里。” 然后令他去扶起跪在地上的皇后。 众目睽睽之下。 先帝将死之言,无人敢驳,还有大义、孝道种种掣肘,还是刚从边关回来的当今没有任何办法。 这桩公案,在场人心中大多有数,甚至还有不少亲眼见证过的。 许玥虽然没参与过,可她有一个好师公啊,当初也是扒了个边在现场的,自然将这件事告诉了徒孙。 要她说,先帝可真够恶心人的。 据说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嘱咐当今,皇后为人孝顺仁厚,他观察了许久才定下了这般“才德兼备”的女子。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除了他这个“父亲”定下的人,其余阿猫阿狗先帝都是不认的! 不然九泉之下,他也要寻列祖列宗告上一状。 说完,人就笑着咽气了。 这可能就是皇后自信心的来源吧。 天子听她说完,久久不语,又回忆起了自己人生中最屈辱的那一天,其他人一时也不敢贸然出言。 许玥却眉头一皱,道: “娘娘说了这么多滑稽的话,其中谬误之处,微臣暂且不言,只有一点不解,为什么一定要是寇昭仪之子?” 对,这点是她一直想不通的。 皇后为何一心盯着寇昭仪的孩子,说句不好听的,幼儿难养,什么时候死了都不一定,国赖长君,不是没有道理。 皇子年幼是继承皇位的一个大大的缺点。 偏偏皇后好似看不见一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