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汤若望恢复状态后,已过去了一周。 当第一台百炼钢车床的零件加工完成,并且组装完毕,白黎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熟悉的蘑菇车间,如今已有了十五座岩浆高炉,并且还在持续不断的增加。 李开济道:“白公子,之前您让咱们可劲的造这些高炉,咱就让铁匠们有空就建,也没敢停下,会不会,有些太多了?” “多,怎么可能会多,这还远远不够!你们尽管造便是,”白黎给了个放心的眼色。 现在是母机还没有开始运作,一旦一生二,二生四开始。 “别说是这十五座,就算是上了百,那也跟不上。” “走吧,我迫不及待想看看,这第一台母机了!” 接着往里面走,在工厂的最中心,摆放着那崭新,还未曾投入使用的百炼钢车床。 这融入了数十名工匠心血,经过无数次火炼锻打,精美如艺术品,散发着钢铁光泽。 它的动力源——红石永动机,暴露在车床一侧,由红石和一系列机械部件构建, 核心为几个粘性活塞和齿轮系统,通过红石信号相互连接,形成无间断的动力循环。 并有红石中继器串联,调整信号的延迟。 而中间,放了块橡木,上面放上了拉杆,用来控制开关。 如今,终于到了它投入使用的时刻了! 白黎刚要伸手拉拉杆的时候,一个念头闪过。 “让澄城黎城能过来的百姓,都到此地集合!” “快,去找个画师,这可是工业革命的开始,得记录下来!” 毕竟现在,没有照相机。 还有什么,比画像,更能记录下这一刻的呢? 画师没带任何东西,只带了个人,匆匆赶来。 几人先站好了位,画师仔细观摩后,闭上眼睛,脑海中有了印象。 “白公子,几位,已经可以了!” “不用一直站着?” 白黎好奇搭话。 “自然,我观诸位之态,已将神韵印入心间,自能以笔为引,墨为韵,呈于画上,无需公子站着受累!” “白公子,我这回去作画,不消数月,便能画完。”画师十分自信,拱拱手离开。 还挺久。 白黎扭头看向了汤若望。 “对了,汤若望,你会素描吗?”他补充道:“就是用炭笔,写实的画法。” “诶!我自然会!”汤若望猛点头。 自小受贵族教育,这学习素描,对他而言只是日常学习的调剂。 拿了炭作笔,又拿了宣纸。 只是素描,不考虑其他,汤若望作画很快,不过十来分钟,便画好了。 白黎拿过看了一眼。 自己,车床,高炉,宋应星,还有所有工匠,以及蘑菇墙,还有一片空白,用来画人。 而且十分的写实,和照片的差别,只有颜色。 白黎又让汤若望在宣纸上提名,这才把这素描收入背包。 要素齐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