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冤大头李泰-《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


    第(2/3)页

    怎么一下子就长到了五千斤啊,这开什么玩笑?

    “真的啦,你都能复活亩产五千斤算什么。”

    李恪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在李恪来到野猪山之后,他顺手签到了一下,没想到就获得了番薯和土豆。

    本来他对于这种东西也没啥感觉的,毕竟想要找的话,让倭国那边建立海船去寻找也能够找到。

    甚至于说那种改良之后的水稻也是能够找到的。

    在大唐的附近有一个小国,那边的小国,水稻一年可以三熟。

    产量是大唐的好几倍。

    李恪之前看过一本小说,上面有写过。

    只是说他懒得去费那些劲搞这种东西。

    只是没想到系统主动送过来了,那不要白不要,正好自己这边有两万士兵。

    那就开始种地呗。

    “那确实应该种地。”

    诸葛亮重重的点了点头。

    自己都能复活那么亩产五千斤的粮食也是非常合理啊。

    哪怕一万斤,他都觉得非常合理。

    一时之间。

    诸葛亮看着李恪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敬佩。

    “真不愧是主公啊。”

    “名义上士兵们都在种地,反而荒废了训练,不管任何人过来查看情况,都只能看到他们在种地。”

    “这样表明了自己没有一点的野心,暗中其实在积蓄大量的粮食,士兵的话,由我和姚广孝训练就足够了。”

    “韬光隐晦,积蓄力量等到未来,主公你实在是谋划高深啊!”

    诸葛亮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李恪眨了眨眼睛,疑惑的看了一眼诸葛亮。

    “你是不是想的有点多了?我没打算造反的。”

    “哈哈哈,孔明知晓,主公当然没打算造反的。”

    诸葛亮一声大笑,用着一种我懂你的眼神,看着李恪。

    整的李恪都有些无奈。

    自己的这一群手下们好像都有些问题一样。

    一个个都感觉自己要干点什么。

    正准备开口再解释一番呢。

    谁料到诸葛亮看了一眼,外边有些焦急的李泰。

    “魏王殿下只怕是等急了,我们还是先回去吧。”

    听到这话。

    李恪也只能点点头,反正诸葛亮误会就误会呗,只要自己以后别造反就好了呀,他能怎么办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