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韩平多机灵,很快想到那个难点是什么,他故作轻松地询问道:“您是说资历问题吧?” 汪厂长点点头,“所以,还是要看《大佛》的成绩,只要咱们厂能赚到钱,反对你当导演的声音就不会太大,到时候我支持你也有理有据。” “我对大佛有信心!” 汪厂长沉默片刻后,笑了笑,“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你去忙吧,记得我刚才说的。至于《大佛》的票房,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揭晓。” “老头子我最近又要忙碌起来了,除了《大佛》的上映,还要和长城制片厂谈《少林寺》的版权转让。真是一刻都不得闲啊!” 离开办公室后,韩平变得斗志昂扬。他决定最多花半个月时间把《少林寺》的剧本写出来,这种干劲是他在《大佛》剧组时都没有过的。 就在他准备肝出剧本的时候,厂里的宋记者找上他。宋记者就是帮他发表文章的那位记者。 “韩平同志,这是你的稿费。” 宋记者将一个信封递给韩平。 韩平接过信封后,疑惑道:“宋记者,这稿费是哪来的?” “你忘了,我帮你发的那篇文章。” 韩平这才想起了,他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明明都是你在忙前忙后,我怎么好意思拿报社给的稿费。” “哈哈,韩平同志太客气了,稿子是你写的,稿费自然该你拿。而且我也没有白忙,我也写了几篇声援制片厂的文章,赚了不少钱呢。”宋记者咧嘴笑道。 见状,韩平只能收下信封,“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这才对嘛,以后韩平同志要是想发表些文章也可以咨询我。”宋记者道。 “一定,到时候还要麻烦宋记者呢。” 宋记者走后,韩平打开信封,稿费还真不少,有个三十多块。 八十年代初稿酬是按照字数算的,一般是千字3元到10元。韩平的文章没有千字,也按千字算。按说最高也就是10元,奈何他这篇文章火了,转载的也就多了,转载也是要付作家稿酬的。因此,他手上才能拿到三十多块稿酬。 这个年代三十多块可不少,他一个月工资也就四十五块呢。 “当作家可真赚钱,在这个年代,这些文字工作者比导演还赚钱啊!” 要不,等电影上映后,把剧本改一改发表在杂志上? 如果真能行,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大不了到时候和张导平分嘛。 他将这事记在心里后,终于可以开始《少林寺》剧本的创作。 韩平对这部电影的大致剧情还记得,大概就是主角父亲被杀,主角当了和尚,最后为父报仇的故事。 具体的内容他记不清,但这也难不倒他,前世这种老套的故事他闭着眼睛都能写出来。 没难度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