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毛柱教育儿子-《宋檀记事》
            
            
            
                
    第(1/3)页
    周天宇一觉醒来,已经是八点多钟了,太阳明晃晃的挂在天空,在院子里转了两圈就出了一身的汗。
    家里静悄悄的,他爸背着个深蓝色的打药桶刚回来。
    “爸,这么热,现在还打药啊?”
    “得打,开春忙着没顾上地里,你妈还得采地里的茶叶,茶园菜园里草都长老高了。”
    可别说拔草了,他家茶园比宋檀家大多了,十几亩的地,拔草也不是轻轻一扯就连根拽出来了,那野草的根才扎的深呢,得使老大的劲儿才能拔出来,累的很!
    而且十几亩的茶园,两口子纯人工拔,扎扎实实得小半个月,回头再一瞧——得,最开始拔的那几亩地,野草又长得郁郁葱葱了。
    还得靠打药。
    毕竟每年春天采鲜叶去市场上卖,干两个月还能挣万把块钱呢!
    周天宇点了点头,随后又问:“我妈呢?”
    周毛柱把药桶放下,一边洗手擦汗一边说道:“她去宋檀家茶园了,茶园里有剪下来的茶枝子,得把它运回去。运个三五车就捋叶子,不过那就是在院子里,没太阳,有风扇……估计得干到十点了。”
    “你要饿了锅里有稀饭,先垫垫吧。”
    周天宇有点不乐意:“这么热,咋还让我妈去干这个呢?”
    “啥?”周毛柱抬高嗓门:“连运带捋的,一天干下来150呢!要不是正热,哪儿有这个价?有钱不挣那不是傻吗?”
    早上五六点去山上把茶枝放三轮车上,张旺家骑车送院子来。茶枝松散没捆扎,一般开个七八趟就差不多了。
    她们也不累,就是从地里搬车上。就有点热,出汗多。
    接下来,八点半差不多热了,就能回院子里捋叶子,干到十点钟。
    等下午,四点钟干到六点半,还不耽误回家做饭啥的……
    就这,一天150,真真是高温,宋檀家不要那老太太搬搬抬抬的,才有这价格!
    那些不干这个纯捋叶子的老太太,一天100。
    “要不是你妈还年轻,这活儿都不得让她干呢。”
    我妈还年轻?我妈都五十了!
    周天宇不由无语。
    但他想想,心里也怪不是滋味儿的:“那你开春给她家炒茶叶,我妈夏天给她捋叶子……简直都成他家的员工了。”
    都是差不多同龄人,还是一个村的,他一个月工资就够买一斤半的茶叶……差距咋这么大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