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酒香不怕巷子深-《宋檀记事》
            
            
            
                
    第(2/3)页
    还有的,再种些好辣椒。
    若另一家壮劳力多,甚至可以去这几家打工。
    别小看家庭作坊,一旦循环起来,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带动的地方经济,那是半点儿也不少。
    两人讨论着这些乡村琐事,随后又将目光放到了宋檀家的青椒牛肉酱上。
    领导一看碟子里的东西就笑了起来:“我记得这个。腊八杀猪宴那天,桌上有一道锅炕馍,配了两个酱,一个就是这个青椒牛肉酱,一个是熬的酱豆。”
    王青想了想,又说道:
    “他们家倒是说了,今年杀了牛,这里头的牛肉用的是家里农场养殖的牛,口味又大有进步……”
    领导咀嚼的动作已经顿了下来。
    片刻后,他皱了皱眉,又看着盆子中的锅巴、米汤和馒头。
    “王医生怎么说的……不能过饱?”
    他觉得自己还能再吃吃,能吃吃的话,应该就不算过饱了吧?
    但王青已经利索的把碟子中剩下的酱菜都赶紧倒到自己碗里来!
    他也不矫情,此刻将锅巴饭也掰了大团过来,所有酱菜填到里头,两手一攥,攥成个紧紧的饭团。
    “您可是要去艾灸的,时间都定好了,身体要紧。”
    “我消化快些,我吃。”
    领导:……
    他看着剩下的那些半罐半罐的酱类、咸菜豆腐乳等,此刻也只能艰难忍住了。
    ……
    控制着控制着,中午的主食还是吃的有些多了,好在吃的简单,时间也充裕,等到1点钟来到保健室,也消化的可以了。
    王青见到保健医生便笑道:
    “王主任,不知道那艾条效果怎么样?那边交代说不可以灸的太猛,以免伤了津液。还有那药……”
    王主任正准备着东西,听到他问,就一五一十讲出来:
    “那药我取样送去化验了。基础的中药配伍倒是能看出来,我自己也尝了一点儿。不过时间太短,要到明天后天才能得出切实的结论。”
    “至于这艾条……”
    他皱了皱眉,见领导去一旁的更衣室换衣服,他就带着王青站到一边去,小声问道:
    “王主任,你实话说,这艾条是不是有什么内供的特殊渠道啊?”
    “这个药性,他不合理呀!”
    自古以来,中药中医的讲究都是有其道理的。
    三年陈艾之所以效果好,就是因为它的特殊之处。
    但如今这突然来的新艾就有了这样的效果,除非是艾草培育上又有了大的突破,否则他再想不出有什么工艺,能让当年新艾有这样强势的疗效。
    王秘书哭笑不得。
    “这是我跟领导去年去考察乡村,在当地一个小诊所里拿出来的艾条。”
    “这些是诊所医生说端午节当天采收的新艾,药性好,我也是托关系才买到这么几根。”
    “中医上的事我不懂,您就说效果好不好,能不能用?”
    王医生叹了口气:“好,效果真是好。而且它用起来有一股猛药的架势,对咱领导的身体相当对症。”
    不是说温和的方子解决不了领导的问题,主要是他没有那个时间。
    每天这个工作那个工作,今天下乡,明天去县,艾灸又讲究时间和环境,得多清闲,才能每天不间断的持续各种中医疗法3个月以上啊?
    许多领导层的毛病多半都是这样积累出来的,不是没法治,是不可能撂下工作。
    而如今有这样迅猛的药劲,原本需要一周才能慢慢灸通温补上去的经络,可能一两天就能达到效果。
    剩下慢慢调养,反而不必非得用艾灸的方法——不管是药丸还是中药,又或者家里热敷什么的,总有别的法子吧?
    他只能叹一声:
    “这效果只能说,兵贵神速,摧枯拉朽。”
    王青却是大喜过望!
    “当真?”
    他高兴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