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朕欲遣宁王你为主将,率兵征讨叛军,袁襄将军为副将,林冲、武松二人为偏将,辅佐于你。” 赵恒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缓缓道: “朕且问你,宁王你可愿意领军平叛?若不愿意,朕自不会强求。” 赵旭单膝跪地,肃容道: “为父皇分忧,乃是儿臣本分。儿臣,愿往!” “好,不愧是我赵家男儿,朕心甚慰之!” 看到赵旭干脆利落的答应下来,赵恒心中极为满意,想了想又道: “此次平叛,事关重大,你如果有什么要求,一并说来,朕尽可能满足你的要求。” “敢问父皇,此次平叛,出兵多少?” 见自家这位便宜父皇这般说,赵旭也不客气,直接开口问道。 “仓促之间,只能出兵一万。” 说到这里,赵恒忍不住叹了口气,道: “宁王,你也知道,京营之兵……” 赵旭点点头。 “父皇放心,兵贵精不贵多,和那些叛军相比,京营之兵已经算得上是精兵了。不过,儿臣有一个要求,请父皇将京营校尉高义及其麾下千人调到儿臣手下听用。荆山剿匪时,儿臣与高校尉合作颇为愉快,而且他手下兵卒在京营中算得上能战敢战之士。有这千余人马,平叛时,能够多增几分胜算。” “此乃小事,朕依你便是。” “多谢父皇。” “嗯,你先下去吧,去坤宁宫看看你母后。这一次,是你母后向朕推荐你小子的,你倒是要好好谢谢她。”赵恒笑道。 母后推荐的自己? 赵旭心中升起一丝疑惑,但见赵恒不愿多说,只得辞别了父皇,向着后宫坤宁宫走去。 “袁卿,宁王年纪尚小,性情跳脱,方才虽说的是头头是道,但朕就怕他眼高手低,以至于坏了军国大事。”赵恒望着自己儿子离开的背影,略带苦恼的说道,“这一路上,袁卿要多多提点于他,千万不能让他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袁卿乃军中宿将,此次平叛的重要性,自不用朕多说。如过宁王真的做错,袁卿可凭借朕之密诏,接手主帅之位。” 说罢,赵旭从书桌上拿起早已写好的密诏,交到袁襄手中。 陛下,这个差事可不好办呐! 袁襄心中苦笑不已,但表面上还要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来。 “陛下放心,宁王殿下天资横溢,荆山剿匪一事,足以看出其在兵事上颇有几分心得,只要小心谨慎,又有臣在旁边查漏补缺,此次平叛定能马到成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