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山雨欲来-《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赎来了》
第(2/3)页
“好。”他声音低沉而沙哑,如同砂纸摩擦,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承诺,“我答应你。”
那一刻,夏玉溪在他眼中看到了不容动摇的决心,也看到了那份为她而生的、沉重如山岳的责任。她知道,一场风暴,已在所难免。
数日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如同慕容云泽所预感的那般,悍然降临,彻底撕碎了深宫表面那层脆弱的平静面纱,将汹涌的暗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紫宸殿,早朝。
殿内金碧辉煌,蟠龙金柱高耸入云,支撑着绘满祥云仙鹤的藻井。然而,这象征着至高权力的殿堂,此刻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得如同铅块,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皇帝依旧病体沉疴,未能临朝,龙椅空悬。太子慕容云泽端坐于龙椅下首特设的监国位上,一身玄色四爪蟒袍,玉冠束发,面容冷峻如冰雕,目光如电,缓缓扫过阶下黑压压垂首肃立的文武百官。那份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沉稳与威压,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让不少历经三朝的老臣都暗自心惊,不敢直视。
朝议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户部禀报秋税收缴,兵部奏报边关防务,工部请示河工修缮…一切看似寻常,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绷感。官员们奏报的声音都刻意压低了几分,带着小心翼翼。
就在朝议即将结束,内侍总管王德海准备高唱“退朝”之时,一位年过花甲、须发皆白的老臣,手持象牙笏板,颤巍巍地出列。他步履蹒跚,身形佝偻,但每一步都踏得异常沉重。此人姓周,名秉元,官居都察院左都御史,是三朝元老,历经宦海沉浮,素以耿直敢言、不畏权贵著称,在朝中颇有清誉,门生故吏也不少。他身后,还跟着几位同样神色肃穆、目光沉凝的官员,皆是三皇子慕容云启生前的坚定支持者,或是与惠妃家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利益休戚相关的朝臣。他们的出列,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太子殿下!”周御史声音洪亮,带着一股悲愤填膺、视死如归的决绝之气,响彻寂静的大殿,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众人心上,“老臣有本启奏!事关国本,关乎天家伦常,关乎社稷安危!不得不言!虽万死,亦不悔!”
慕容云泽目光微凝,如同两道冰冷的寒芒,精准地落在周御史那张布满皱纹、却写满悲愤的脸上。他面色平静无波,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声音沉稳,听不出丝毫波澜:“周爱卿请讲。孤,洗耳恭听。”
周御史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毕生的力气都灌注于这一声呐喊之中。他高举手中象征言官风骨的象牙笏板,如同举起一柄无形的利剑,朗声高呼,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老臣周秉元,今日冒死弹劾当朝太子慕容云泽!弹劾殿下为谋储位,不念手足之情,罔顾人伦天理,残害兄弟!致使三皇子慕容云启,暴毙府中,死状蹊跷,疑点重重!五皇子慕容云睿,秋猎坠马,骤然身亡,内情不明!此二事,桩桩件件,皆与殿下脱不了干系!殿下为固储位,排除异己,手段狠辣,令人发指!此等行径,有悖人伦,罔顾天理!人神共愤!天地不容!老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还两位含冤而逝的皇子一个公道!以正朝纲!以儆效尤!否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老臣今日,纵使血溅金銮殿,也要为冤死的皇子,为这朗朗乾坤,讨一个说法!”
此言一出,如同九天惊雷,在死寂的紫宸殿内轰然炸响!满殿哗然!如同在滚烫的油锅中泼入了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所有官员都震惊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阶下那位须发戟张、状若疯癫的老御史!震惊、骇然、猜疑、幸灾乐祸、兔死狐悲…种种复杂的情绪如同瘟疫般在殿内无声地蔓延、滋长!谁也没想到,这位素来以刚正不阿、铁骨铮铮闻名的老御史,竟敢在朝堂之上,当着太子监国的面,如此直指储君,言辞如此激烈,如此不留余地,直指要害!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边呐喊!
慕容云泽端坐不动,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仿佛周御史弹劾的不是他,而是在讲述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他深邃的眼眸平静地注视着阶下慷慨陈词、悲愤欲绝的老臣,如同在看一场早已预知的、略显拙劣的表演。但那平静的湖面之下,却蕴含着足以摧毁一切的冰冷风暴与滔天杀意!
“周爱卿,”待周御史那如同泣血杜鹃般的控诉落下,殿内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连呼吸声都清晰可辨时,慕容云泽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丝冰冷的嘲讽,“你弹劾孤残害兄弟,罪大恶极。言辞凿凿,悲愤莫名。然,孤有一问:你口口声声指控孤,可有证据?”
周御史昂首挺胸,毫无惧色,眼中燃烧着殉道者般的光芒:“证据?三皇子暴毙,死因不明,太医含糊其辞,府中下人接连离奇自尽!五皇子坠马,现场混乱不堪,关键证人要么失踪,要么改口!此二事,疑点重重,天下人皆知!人心即是证据!公道自在人心!殿下身为储君,当为天下表率,岂能行此不仁不义、灭绝人伦之事?!老臣身为言官,风闻奏事,职责所在,不得不言!即便今日血溅金銮殿,魂断紫宸宫,也要为两位冤死的皇子,讨一个公道!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他一番话,掷地有声,悲壮之情溢于言表,瞬间博得了不少朝臣的同情与暗自附和。殿内气氛更加凝重,如同拉满的弓弦,紧绷到了极致,一触即发!
慕容云泽唇角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那笑意未达眼底,反而更添几分令人胆寒的森然:“周爱卿忠直敢言,孤甚为钦佩。然,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执掌风宪,纠劾百司,更应明白‘风闻奏事’亦需言之有据,不可捕风捉影,妄加揣测!你口口声声说孤残害兄弟,却拿不出半分实证,仅凭臆测、流言蜚语,便妄加指责,污蔑储君,动摇国本!此等行径,与构陷何异?!与乱臣贼子何异?!”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出鞘的绝世利剑,带着斩金断玉的森然寒意,响彻大殿:“三皇兄慕容云启,身患隐疾,突发急症,不幸暴毙!此乃太医院院判亲诊,脉案清晰,有案可查!五皇兄慕容云睿,秋猎之时,马匹受惊,意外坠马,伤重不治!此乃父皇亲自过问,已有圣裁!铁案如山!早有定论!你今日旧事重提,捕风捉影,煽动朝臣,扰乱朝纲!究竟是何居心?!莫非是想借此为某些人翻案?为某些图谋不轨之辈张目不成?!”
他目光如电,锐利如鹰隼,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缓缓扫过周御史身后那几位神色各异、或低头或强作镇定的官员,意有所指,字字诛心!
周御史被他这一连串疾风骤雨般的质问逼得脸色涨红如血,呼吸急促,胸口剧烈起伏,却仍梗着脖子,如同不屈的斗士,嘶声力竭地反驳:“殿下巧言令色!欲盖弥彰!三皇子、五皇子之死,疑点重重,天下人心中自有公论!殿下若心中无愧,若行得正坐得直,何惧彻查?!何惧三司会审?!何惧天下悠悠众口?!”
“放肆!”慕容云泽猛地一拍监国位的紫檀木扶手!那一声巨响如同惊雷炸响!他霍然起身!玄色蟒袍无风自动,猎猎作响!周身散发出骇人的、如同实质般的威压,如同君临天下的王者,目光冰冷如万载寒冰,带着睥睨天下的气势,俯视着阶下众人!“孤监国理政,代天子行事!手握生杀予夺之大权!岂容尔等在此妄议天家,污蔑储君,动摇国本?!周秉元!你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不思匡扶社稷,整肃纲纪,反而听信谣言,构陷太子!其心可诛!其罪当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