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卞轻轻看着爸嘴巴干的发白,赶紧把水壶拿过来倒了一瓷缸热水端过去, “爸,累了吧?快喝点热水!咱家以后挣钱了也买辆车给爸开,那咱们卖货多省事啊,去县城卖货都行!” 卞长金确实是渴的厉害,接过来试了试温度不烫,咕咚咕咚两口喝完了。 “哈哈哈哈···还是小棉袄贴心啊,咱家以后挣钱了也买一台车。再给我倒一杯。你们午饭吃了没?饿不饿?” “都没吃呢,刚刚卖完货,再等不到你,我们娘四个就要去下馆子了啊!”郭云绣接话顺便玩笑道。 “要下馆子咱改天去县城大饭店吃,在这下馆子还不如你做的味道好,那开饭馆姓李的也不知哪根筋不对雇了一个老头干活,那味儿隔着两米外都能闻到,忒腌渍!” 卞长金想到上次朋友请吃饭的经历,隔了这么久都有点生理性不适。 “东西都打包好了,没什么还没买的吧?要有,赶紧去买,我去前头路口叫车。” 卞长金站起身去叫车了。 等车来了一家人把东西都搬上车,这会儿赶集的都下集了,车上没几个人,一家人都有位子坐。 郭云绣不放心闺女自己坐车厢边上,紧紧地搂着闺女,卞轻轻这会儿也困的很,车子开出去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接下来的日子一天一天过,一家人对做吃食卖吃食的活计也越发的熟练起来了。 这期间卞轻轻协助郭云绣经过多次实验,不仅改良了已有品种,还陆续开发了蒸蛋糕、烤面包、烤蛋糕、蛋糕卷、花生糖、牛皮糖、红薯切糖、炸红薯片、鱼皮花生、大麻花等等十多个品种。 现在已经不单单需要每天家里五口人起早贪黑的赶集卖货,制作吃食。 前几次赶集她家的糕点在三个集市上一炮而红,每次家里人紧赶慢赶做出三百多斤的货都不够卖得。 这时候乡下就是这样,一出现新鲜事物很快传的家家户户都知道,大家都会谈论。 赶集买大上海宫廷糕点已经成为一种时兴了,特别受女人孩子的喜欢。 几口人每天点灯熬油地干活,钱是赚到了,长时间的劳作大人还能勉强承受,三个孩子还小,没几天时间三个孩子跟着大人早出晚归,风吹日晒雨淋的,都累瘦了一圈。 卞长金和郭云绣原本是想挺到过年就好了,现在看来还是不行。 两人商量了下,郭云绣回娘家请了自己娘家人来帮忙。 夫妻两挑了腊月十四这天不用赶集的日子。 大早上天一亮,卞长金挑着装着年礼的担子,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娘家。 郭家村是个有些历史的大村子,有一千多户人家。 村子里绝大多数都姓郭,沾亲带故的。 卞轻轻外婆家在村子最后面一排中间位置,郭家村在这个时候算的上是个富裕村,家家户户基本都是大瓦房。 猫冬时节,各家各户都闲下来了。 郭家也不例外,郭云绣领着卞长金和三个孩子进了娘家大哥家的院子的时候,都能听到厨房里做早饭的声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