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一时间想不明白,杨峥也便懒得再想,转头思索起自己晕倒前的事情来,自己为何会突然晕倒? 想到这杨峥自然的联想到此前进入的那种玄妙的状态,那种洞察一切的上帝视角,杨峥觉得自己之所以会晕倒九成八便是于此有关。 大概是这种状态太耗费心神,只是那短短的片刻状态维持,便让自己精神不济,这才导致自己晕倒。 不过自己是如何进入这种状态的呢? 杨峥想来想去觉得一定是系统的锅,而最近系统的变化便是他得到了一个“不屈意志”的特质。 杨峥再一次仔细的阅读了“不屈意志”的说明,无论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摆在你的面前,你都绝不会屈服,始终保持镇定自若的状态。 镇定自若的状态?杨峥琢磨良久,觉得一切都落在了这镇定自若几个字上。 杨峥回想了一下自己当时的那种状态,确实感觉自己心绪平静,冷静异常,不为外物所动。 思维清明,思路迅捷;觉识敏锐,可全方位洞察;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扰;这哪里是什么不屈意志,这分明就是贤者模式啊。 这个发现让杨峥有些欣喜,那种神妙的状态杨峥怎么都觉得对自己大有裨益。 只是这个贤者模式要如何触发? 难不成自己要先来上一发? 呃,想歪了,想歪了。 应当是当时的环境影响,林冲所带来的压力,还有那个芝芝叽叽喳喳的吵扰,都有可能是自己进入贤者时间的诱因。 究竟如何,还得进一步研究才行。 不过,这个副作用有些太猛了吧。 心神消耗实在有些大,总不能用一次晕一次吧,杨峥揉着到现在还在发疼的脑袋想道。 就在杨峥想着的时候,一个身着道袍的,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出尘之气的中年道士,跟着此前出去的那个小道士走了进来。 那中年道士进来,也不多话,看了杨峥两眼,便让杨峥伸出手来,为杨峥把脉。 杨峥虽然猜到自己大概是怎么回事,但此时人家好心为他诊治,自是不好拒绝,将手伸了过去。 过了良久,中年道士才松开搭在杨峥手腕上的手指,“杨居士,此时头还疼吗?” “已经好多了,只是微微还有些不适。” 中年道士微蹙的眉头舒展开来,“从脉象来看,杨居士身体毫无问题,比寻常人还要健壮,不过这头疾,杨居士还当重视,日后莫要过去操劳。” “有劳道长了,还未请教道长尊号?” “贫道王仔昔,道号冲隐。” 王仔昔面容和善,语气温和,让人觉得颇为亲切。 “原来是冲隐道长,却不知道长与观妙明真洞微先生如何称呼?” “正是家师。” “原来道长是王真人真传,小子失敬,失敬。”杨峥忙起身行礼。 杨峥这才知道,这王仔昔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王老志的弟子,说不好日后便会继承王老志的衣钵,得官家的敕封,那便是下一个当朝国师啊。 杨峥顿时来了兴致,这般人物,就算是不能结个羁绊什么的,也定要提前打好关系才是。 虽然杨峥没见过王老志,但是单看他这位弟子王仔昔,倒是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意思,但是却又不给人以距离感,反是平易近人,让人觉得颇为亲近。 王仔昔摆了摆手,面色平淡,似是并不在意这些礼节。 “杨居士此前可曾犯过头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