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寝宫外,大内侍卫已经赶到了门口。 领头的一等大内侍卫,见到余恪的背影立刻拔出腰刀冲了进来,同时大喊道: “救驾,救驾!保护太后!” “贼人还不束手就擒!速速临死!” 余恪头也不回,逼已经装够了,也不再废话什么三份大礼,一把捏断慈禧的脖子。 随后,余恪将慈禧拎起来,当成盾牌,一跃登上墙头,冲出储秀宫。 而那些大内侍卫看着余恪拎着慈禧,纷纷投鼠忌器,根本不敢动用火器,也不敢轻易动刀。 余恪踩在墙头上,每一个起越就是十多米远,接近百斤重的慈禧在他手里像不存在似的,几乎没影响到他的速度。 不到一分钟,余恪就已经来到了内宫的宫墙边上。 他一跃而起,勾爪一探,便勾住了十多米高的城墙边缘。 登上城墙,余恪蓄力猛地一跳,便飞跃过了二十多米的距离,落在护城河的对岸。 余恪马不停蹄,沿路遇到阻拦的大内侍卫,纷纷一刀了账。 这些大内侍卫原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再加上他们忌器于余恪手里的慈禧,生怕刀砍了慈禧身上。 毕竟他们并不知道慈禧已经被捏断了脖子,以为慈禧仅仅是被余恪弄晕了过去而已。 如此,也就导致余恪所过之处无一合之敌,敢阻拦他的人,连他一刀都挡不住。 有的侍卫被砍了脑袋,有的被削去整条胳膊,有的甚至被腰斩。 这些大内侍卫全都是八旗子弟。 大清国祚日下,八旗子弟日渐糜烂,武备废弛,远不及开国之时的悍勇。 尸位素餐的皇宫侍卫不在少数,武艺不凡的更是屈指可数。 对于大清皇室,八旗子弟也已经谈不上有多衷心。 更何况对慈禧这个把持朝政的妇人呢? 可有不少人都希望慈禧快点儿死呢。 一开始不停追击余恪的皇宫侍卫还有不少。 但随着死在余恪刀下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皇宫侍卫渐渐地胆怯了。 虽然他们仍然尽力跟着余恪,却不敢围截于他。 余恪冲出皇宫外宫时,这些大内侍卫甚至有不少停住了脚步,不再追击。 开枪击毙余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