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先是派人拦住了即将离去的吐蕃使臣,随后更是亲手策划了一场大戏。 火药坊? 火药之谜! 轻松得手,更派人杀人灭口,同时还给戴胄留下了一封,燃烧过半的书信。 一切在苟戍看来,都无比顺利。 他只是没有想到,明面上栽赃秦王的法子,他李世民居然相信了,还给秦王关进了大理寺之中。 “糊涂!如此苛待殿下,实在不配当一国之主!” “不过这样也好,我下起手来,也不必担心牵连到秦王殿下。” 甚至为了实现自己目的,戍准备了四个法子。 而这四个法子的结果,都是在剪除太子与魏王的存在后,正好将自己与背后的鲁王暴露出来。 杀身成仁,哪怕殿下不知他的苦心,他依旧相信,只要殿下成为太子,大唐兴盛指日可待。 第一个法子是联合吐蕃,在他的想法中,吐蕃最后的结果只有战败。 第二个法子就是剪除太子与魏王,同时还要继续栽赃秦王,而且还要留出破绽。 秦王受到的不公越多,那么他掌权后的野心也就越大。 而戍留给秦王破绽的关键就在于,十二地支。 本该至亲,可面临选择时,戍没有丝毫的犹豫,杀之为怒秦王。 若能忍,该是你破灭,若不能,便是你腾飞。 通过十二地支,戍不知得到了多少秦王的情报,如果说戍是首犯,那余下十二地支包括袁天罡在内都是从犯。 忠心?戍认为,他们并不忠心! 为了给秦王落下一丝破绽,也为了避免自己的谋划将秦王致死,戍连夜带人捣毁了整个十二地支的全部所在。 暗杀、伏杀两人,大开宅院之门,引外人入内,随后开始大肆屠杀。 巳的存活,真的是因为他的不小心吗? 还有,袁天罡吞咽的书信,为何要包着兽皮,而且还卡在了嗓子口。 难道是因为担心不包着兽皮,吞入腹中被消化了? 会不会是有人,专门写出来给他人看的呢? 包着兽皮也只是因为,直接吞纸,上面的墨迹容易被人口腔中的粘液沾湿,导致看不清楚? 既然都仿制了两封书信,为何不能仿制第三封书信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