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二章 忆旧年-《大成将军传》


    第(3/3)页

    看到城外官道的尘土飞扬,牧青翰却生出一丝怀念的感觉。毕竟城中繁华如斯。可困于书院这小小方寸之地,虽是避难,也似牢笼。还是这官道的空气,闻着舒心。

    与唐明胤话别之后,便一个南归一个北走。可还未走出激励地,在官道涌动的人潮里,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顾老三夫妇,虽只有七日未见,可老人的样貌更显清瘦了些。

    顾老三也从人群中看到他们俩,显然大家都很激动。可是当顾老三不顾一切挤过来的时候,人实在是太多了。多的他那苍老的身躯,挤进一步又被挤退三步。牧青翰好不容易一够到了,一把把他的阿爹拽过来,可也不敢太用力。

    终是花费了些功夫,一家人才得以团聚,当然除了顾谷在家里看家之外。女人们相视以泪,顾老三却在一旁骂骂咧咧,说孩子们回来就好,也没人注意到他自己的眼角也有些迎风之感。牧青翰很高兴,却也很清醒,自己毕竟是捅了篓子,所说救人为大。可这乱世小民与军阀官府相争,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边说边回了顾家酒楼,顾老三听他一路言语,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像你说的,南巡不能再待了。其实,即使你不说我跟你阿娘也准备找到你们后马上就走。”

    “怎么了?”

    顾老三便说,自那日李溜六来酒楼报信之后,原以为周边土匪被荡清。没想到第二日就来了一伙跟厉害的土匪,战斗力还不弱,直接抢劫各村子里的少女。之前土匪身弱,你们还能去打一打,可这伙强盗却可以算的上训练有素。顾老三当过兵,他觉得这极有可能是南巡的正规军,加上李溜六说的情况。顾老三决定带着全家第二次南奔,出海去西南的林秀国。

    这说走就走,一家五口手势必要的干粮物件,就往余家渡口而去。可当他们到了余家渡口才发现,眼前都是乌央乌央的人。船已经没有了,倒有几十个竹筏向外面运人。但水流十分湍急,想是这几日大雨,上流水量充沛所制。可即使行船有风险,但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往竹筏上去。本来一个竹筏连船夫最多三个人,可有的竟挤上去四五个人。有的竹筏行驶在急流中,看着看着就翻了,时不时的有人为此游上岸来,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在人群中,牧青翰看见虽然混乱,但总有人在调度,仔细一瞧原来是钱厚和李溜六。他便跑过去,一拍溜六肩膀。

    李溜六转身一看,一下吓得一丈远,跟见了鬼似的。

    “咋啦,不认识我了。”

    “不......不,牧哥,你还活着?”六田惊诧的问道。

    “怎么说话呢!什么叫还活着!”

    很明显李溜六心里觉得他去望云楼救人,又被封禁了七八日,恐怕早就遭了那些衙门的毒手,没想到竟然活着,这先是惊,再是喜,而后是疑问。

    可牧青翰远不想跟他掰扯,只问他这渡口前人这么多是怎么回事。李溜六说,自从你走后,这片又来一伙更厉害的山贼。洗劫了好几个存在,有的地方惨啊,洗劫之后连人都留不下来。他们跟小猫山那伙人一样,也是专门抓年轻的女孩儿,但手段比那帮山贼可要厉害的多啊。钱猴子分析这可能是官府直接派的人,所以周边几个村子都上赶着离开这儿。

    牧青翰叹了一口气:“唉,倒底是我连累的大伙啊。”

    “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牧青翰不去望云楼他淳于家就不抢姑娘了,我算是看明白了,这西越城是不能待了。南巡城的三王爷说年关后免半的租子,倒是个好去处,这里的人一半儿都是要去南巡城的。”李溜六一字一句说道。

    听到这儿,牧青翰也问:“那小翠儿没事吧?”

    “没事,多亏猴子说咱端了小猫山官府可能会报复,让我早早的在这儿带人扎了百十来个竹筏,当我扎好第一个竹筏的时候,就把我爹和小翠儿送走了。”

    连牧青翰都不得不感叹,李溜六这动作真的快,同时也佩服钱厚的未雨绸缪。只听李溜六继续说,虽说这里渡船的人很多,但只有咱们钱家庄下面几个佃户村子可以走,这是钱老爷的恩德。不过钱老爷,顾三叔救过他的命,所以你顾家也可以一起走。

    听到这话,牧青翰又是感激,便对一旁的钱厚说:“猴子真谢谢你爹了。”

    钱厚摆摆手,说:“理当如此,现在问题是即使我们把余家渡口包了,这船也不够啊,我们家的大船已经运了几拨人走了。现在只有竹筏,我爹说现在这情况只能先紧着老人小孩,大人们留在这,一方面省竹筏出来,一方面也挡住其他村子来抢竹筏的人。我爹说今天走的只能是四十岁以上和十三岁以下的。”

    牧青翰一听这,马上意识到他和顾小葳就走不了。他走不了不要紧,毕竟男孩子还能想想办法。可顾小葳是女孩子,最好也是先走了才能让他自己放心。

    可钱厚话说,没办法,不能开着个这个例子。说到这顾老三不干了,他说既然上不了那么多人,何不让孩子们先走。他老人们可以留下来。可钱厚说不行,因为钱老爷说孩子们留下还能躲在山里,行动比较方便。若留下都是老人,不仅不利于挨过船来的几天,更是罔顾了礼法。这钱老爷年轻时也是学圣贤书的,即使在此也是严令老人小孩先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