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与人伦-《大唐新世界》


    第(2/3)页

    监管修史的人,是大唐的宰相房玄龄。李世民不止一次向他要求翻看史馆的记载,都被他拒绝了。

    修史是极具独立性的一项工作,修史人也是极具独立精神的一族。古有晋董狐之笔,太史公之书,蕴含着对君臣大义,人伦纲常的评判。

    李世民自武牢关大战之后,也读了不少史书,他阴白当时后世的评价,对于一个帝王的影响,对于一个王朝兴衰成败的影响。

    终于有一天,李世民忍不住了,他威胁房玄龄说,如果不让他阅览国史,就撤了他的职,把他的家人充军变奴……

    李世民对房玄龄说:“周公诛管蔡而社稷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在于安社稷,利万民!”

    房玄龄不得不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去修史,把李世民弑兄杀弟的所为,描绘成安定社稷以利万民的正义之举。

    皇宫深深深几许,多少秘闻无从知?秦王李世民难以抑制自己夺嫡的野心,怎么会不招致太子李建成的屡次戕害?之后,他又以自卫之名发动政变,彻底铲除皇室的余脉,迫使父皇李渊不得不将皇位传给他。

    既然已经上位成功,就该做一个好皇帝。所谓周公诛管蔡之言,不过是为了安定天下的考虑。

    有识之士,往往着眼于现在和将来。至于对过往历史的解释,必须服从于对将来的打算。

    七七四十九天已届至,前东宫太子冼马魏征请求礼葬故主,将他们安葬在皇家陵墓之内。

    李世民深知此举是要彰显自己的博大胸襟,借以安定人心,尤其是李建成近十年以来的党羽门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