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命门-《工业霸主德意志》


    第(2/3)页

    就目前来说,苏联无法完整地生产出一台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除一些较粗重、没有技术含量的大型构件已经在苏联生产外,汽车上所有的零配件都需要从德国本土进口。万一两国断交,苏联便只剩下镜花水月了。

    虽然苏联领导人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但问题是如何化解这样的问题。这门学科过于深奥,苏联人必须先交学费,并从头开始用功。

    貌似强大的苏联根本没有实力与德国叫板,如此一来,东边就不知道还会有谁值得德国惧怕了。然而,埃里克也深知苏联就像个大块头的愣头青,鲁莽而好战。兔子逼急了还咬人,一旦东西方产生连锁反应,德国也有可能鸡飞蛋打、得不偿夫。

    眼下,由于英国人从中搅局,日本开始从远东退出,彻底为苏联减轻了压力,使得苏联的注意力完全回到了欧洲,兵锋直指德国。德苏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爱恨情仇,真不知道如何清理这团乱麻。

    苏芬边境的几十万苏军好像已经决定在此扎根,埃里克纵然非常恼火,但也不得不顾忌英国到底是什么态度。开炮容易,但谁都无法掌握战争的裂度,而刚刚过上好日子的德国暂时还不想玩这种风险游戏,于是,埃里克尽量控制着这种局面,使其按自己的套路发展。

    由于英、美最擅长玩平衡术,有时为了本国利益而不管他国死活。越是担心的事就越有可能发生,欧洲大陆早晚一战,现在的埃里克为了挣脱束缚,就只有扩军备战,用实力与对手谈判,因此,总顾长麦克斯这个鸽派的担忧渐渐被他无视。

    当年,埃里克之所以用八抬大轿将麦克斯请出山,就是因为德国需要静养,需要维持一个相对安定的周边环境,而鸽派在那段时间里可以为这些条件作出很多贡献。现在不同了,从前虎视眈眈的邻居似乎都患上了麻烦综合症,也出现了“造血功能”的缺失。

    1929年底的金融危机像一面照妖镜,让埃里克看清了西方人的本质,尤其是经济受到重创后的英、美等世界主流国家,让埃里克看到了趁虚而入的大好机会,头上的犄角开始慢慢地舒张开来。

    同样被英国人尊敬和热捧的麦克斯却并没有安德里亚斯那么圆滑,身为总顾长,他认为自己有权为了国家的安全而对总统的错误行为进行拔乱反正。从春季征兵开始,麦克斯就一直公开反对大肆扩军,至少不应该如此大张旗鼓,让埃里克很不高兴,两人几次闹得很不愉快。然而,忠厚老实的麦克斯却是一根筋,也喜欢较劲。

    麦克斯发现周边国家已经开始高度紧张起来,英国也有些惶惶不安。若不是因为在安德里亚斯的搓合下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约,英国都觉得德国这是要对外开战的节奏。

    在埃里克的眼中,那些玩侥幸心理的企业无非是想钻国家政策的空子,要破这个局就得打到这些人的痛处。从埃里克集团开始下手,这场政府与企业的终极对诀,只能出现一个结果,那就是企业必须在特定时期服从国家的需要。或许外资和合资企业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义务,那么好,你怎么赚的钱就怎么吐出来。

    实际上,埃里克也并不想一棍子将人家打死,企业该赚钱还得赚钱,但前提是必须首先服从国家的利益。

    堂堂的国防部长都给当场撤换了,小小的州府如果螳臂当车,代价会更加惨痛,那些曾经扬言坚决抵触政府的企业纷纷投诚。当全国的整顿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势如破竹的时候,麦克斯已经在办公室里接收了无数个来自世界各地外交抗议,许多国家使领馆人员甚至直接找到他进行抱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