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回福宁-《复贵盈门》
            
            
            
                
    第(2/3)页
    陈允远惶恐地跪下来,“老太太不要生气,儿子听从就是。”
    长房老太太点点头,问陈允远,“康郡王那边又有什么话?”
    听到长房老太太提起康郡王,琳怡停下打络子的手。
    陈允远站起身坐在一旁,“自从上次在一起喝过酒,就再没别的话,”说着顿了顿,“儿子倒是想着上门道谢。”
    长房老太太点点头,“听你这样说,康郡王倒是个可交的。要知道现在京里的达官显贵,但凡伸伸手都要让人千恩万谢。”
    陈允远笑道:“老太太说的是,儿子也这般想法。”
    琳怡眼前浮起周十九那让人捉摸不透的神情。光是钱财就能满足的人才更简单,周十九不是图小利的人。
    考满得了中上的陈允远,很快就跟鸿胪寺少卿一职绑在一起。长房老太太难得地露出轻松的笑容。后来琳怡才知道,父亲能这么快从福宁脱身,是因为福宁赈灾去了一位严大人。
    “那位严大人是最最耿直之人,当今圣上登基时重铸铜钱,这位严大人就当众顶撞过圣上,进了大狱。”琳怡听哥哥讲从书院里听来的事。
    言官因谏言有进过大狱的经历,在文官中是最让人敬佩的。所以像父亲这般不顾性命前仆后继的文官才会这么多。
    这位耿直的严大人是周十九推荐的,琳怡不自觉地想到父亲当年的遭遇,这周十九还真是会利用言官。严大人去了福建,福建的官员定会如临大敌,怪不得父亲这些日子这般清闲,仿佛被人遗忘在脑后。
    陈允远很快启程去福宁和新任的知州交接差事。临行之前长房老太太再三叮嘱,“只要将日常的公务交接完就快些回京,现在你已经是京官,要以京里的事为重。”
    陈允远躬身道:“老太太放心吧,儿子晓得。”
    萧氏眼泪汪汪地将陈允远送出门,嘱咐家里的管事,一定要帮老爷将家里打点好,回家之后萧氏还拉着琳怡的手后悔,“我应该和你父亲一起回福宁。”
    带了家眷路上总是不方便。长房老太太在琳怡面前说,若是小萧氏是个精明的倒可以跟回去打理家事,小萧氏却是个耳根软的,跟去福宁恐怕还更添乱,不如就让管事的将一应物件原样搬来就是。
    陈允远一走,萧氏的日子就数着过,每日在琳怡耳边就是盘算陈允远大概还有多少日到福建,这样唠叨下来,家里的气氛渐渐紧张,加之陈允远没有半封家书,萧氏更加坐立难安,长房老太太看不过眼,但凡有宴席干脆就带着萧氏一起去。
    在郑老夫人房里,长房老太太终于听到了福宁的消息。
    “听说严大人上了折子,朝廷发放给福建的赈灾款对不上数,”郑老夫人低声道,“如果这事是真的,恐怕三老爷不会很快回京。”
    琳怡看向脸色苍白的萧氏。没想到福建的事要从赈灾款开始清起。
    萧氏忍不住问郑老夫人,“那会不会牵连到我们老爷……”
    这话要让郑老夫人怎么说,长房老太太皱着没有扫了萧氏一眼,萧氏这才闭上嘴静静听着。
    郑老夫人道:“我想这件事不是冲着三老爷来的,我们先不要着急,仔细等消息就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