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徐庶献策-《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第(2/3)页
“说稳若泰山,绝不是虚言,看我为主公一一道来。”
“北面曹贼,看似庞大,其实不足为虑!官渡之战,曹贼虽然侥幸获胜,但也是元气大伤。别的不说,粮草消耗已经见底,不然也不会逼迫的使出偷袭乌巢这一步险棋,但凡稍微有些头脑,都不会犯那袁本初犯下的错误,粮草重地,岂可交予淳于琼这样喝酒误事的妄人!曹cāo得胜,只出于侥幸耳!
现在曹贼打败了袁本初,看似得利,其实也有了更大的一块包袱,光降军就有数万,许昌城中据说也是人心惶惶。不到夏收,没有足够的军粮,曹cāo如何能够动员大军讨伐我等?如果只是来个一万两万,那岂不是羊入虎口,正如我等所愿?
至于刘表刘景升,那更是守户之犬!此人少年时还有几分胆气手段,但如今年老,只图安乐,已经是彻底失了锐气了!不然,某何必好端端的不在荆州待着,却要来到汝南。主公,荆州形势如何,某在那里求学多年,最是熟悉不过了。
还有那孙权孙仲谋,其兄孙伯符何等英雄!不仅天赋英武,更兼有坐下一班良才,挥手间打下偌大的一片江山。但其膝下子嗣尚在,孙权就能那么安稳的坐得住他那个位置?他孙氏一门中的有心人可还多得很呢?他绝无北侵之力!
至于寿chūn、广陵等地,更是一盘散沙,哪有丝毫威胁?
此时主公在汝南此地,可谓稳若泰山!
我这番说法,主公,你怎么看?”
李哲听罢,心中大为惊喜,徐庶所说,正好把他心中说不清楚的话彻底的说了出来,让李哲心中如拨开一片云雾,对周边大势的了解变得无比清晰。这喜自然是多得很,但惊也确实是不少。
这些古人,果然都是不简单啊!
虽然李哲私下里为了占据汝南早已经在现代的网络上不知道做了多少功课,费了多少心血,才能够模模糊糊的对大势有一些了解,但是要说能够三言两语将天下大势剖析清楚,此时的李哲还没有这样的能耐,徐庶徐元直,果然不愧是三国时期的一流谋士,而由此可以猜想,那些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郭嘉!贾诩!诸葛亮!又能有何等的厉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