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亡羊补牢-《执行者说》
第(2/3)页
法警只是协助办案,而且调警也具有随机性,所以参与行动的法警都是不固定的,被执行人就算想拉拢法警以获取消息,也很难明确和固定的目标。
至于那几名主动认错的执行干警,他们都是年轻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认识的人也不多,更没有可以左右案件的权力,如果有被执行人要拉拢谁,应该也不会首先想到他们。而且,从这些人诚恳认错的态度来看,他们也不像故意泄露消息的人。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基本上排除了这10多人的嫌疑。
至于正副庭长们,他们都是经验老道的老法官了,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而且在行动过程中,他们还要负责指挥,恐怕根本就没时间发微信。
至于那些老同志,他们都是军转干部,一切行动要保密的常识他们在部队的时候就学过了,更何况他们中还有不少人压根儿就不用甚至不会使用微信。
至于副局长赵维山,那就更不可能了,他在年轻的时候的确很有干劲儿,可现在早已退居二线了,虽然他名义上是执行局的副局长,但实际上早已经脱离了执行一线,只负责执行的后勤保障事务,基本上相当于执行局的“后勤部长”,更何况他还有一年时间就要退休了,现在对他来说,平平安安地熬到退休才是他最大的愿望。
这么分析了一大圈,陈默雷得出的结论是,凌晨行动的泄密事件应该只是一次失误。不过,这也只是他的初步结论,还不能轻易地盖棺定论,还需要进行一下观察和验证。
在此后的一周时间里,执行局先后开展了3次执行行动,其中他带队一次,李济舟和梁忠信分别带队一次。在他带队的那一次,他特意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向下观察,或许是因为有他在,当时竟没有一个人用手机拍照。后来的两次,即使他没有参与,即使有人拍照,也没有发生泄密事件。
直到这个时候,陈默雷的心里才算踏实了。
第三次执行行动结束的第二天,大约上午9点钟,陈默雷去院长办公室,向秦怀远汇报秘密调查的结果,可秦怀远却不在办公室。
院长办公室的旁边是研究室,研究室的门平时都是开着的。研究室主任路见鸣正带着大家准备法院上半年的工作总结。陈默雷进去一问才知道,秦院长去市委开会了,要十点钟才能回来。
陈默雷看了看表,还有一个小时。反正这事也不是很急,他于是先回了自己办公室。
陈默雷本来是打算10点钟去院长办公室的,可他一头扎进了案子里,结果竟不知不觉忙过了头,直到快10点半了,他才想起来汇报的事。于是,他又匆匆去了院长办公室。见院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他便敲了敲门,径直进去了。
“默雷来了。”秦怀远刚泡好了一壶茶,他倒了一杯给陈默雷,说:“有什么事吗?”
陈默雷抿了一口,放下茶杯:“是关于执行行动泄密的事,我认为应该只是一次失误。”接着,他把自己的分析详细地说了一遍。
秦怀远细细想了想,觉得陈默雷的分析确有道理,而且,泄漏消息的微信经过一转再转,已经很难查清宫延亮是从哪里获得消息的。于是,他拍板说:“既然这样,那这件事就按照你的结论处理吧。现在红头文件已经印发了,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泄密事件,就要交给监察室按照程序处理了。”
听到处理这两个字,陈默雷就知道,秦怀远多半不会对这次泄密事件善罢甘休。不过这也难怪,他是院长,任何时候都要站在全院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决策,而这次泄密事件就是现成的反面教材,刚好可以拿来给全院干警敲敲警钟。
陈默雷试着问:“那,这次泄密的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你呢,你是什么意见?”秦怀远反问说。
陈默雷没想到,秦怀远又把问题给抛回来了。他想了一下,说:“要不,就口头批评教育一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