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丙。 原冀州副总兵。 是一个比苏护更要嫉恶如仇的武将。 他和陈季贞一样,是苏长青最初的班底。 如今。 陈季贞在冀州学宫当了山长,赵丙则执掌了长青镖局。 苏长青身侧站着一名青衣少年,他背着鱼篓,将手中一鱼竿远远抛出,然后转动着鱼竿上的一个竹轮,脸上充满了对于咬钩的期待。 听到苏长青的命令,青衣少年立刻收起渔具,躬身领命。 苏长青看着青衣少年手中的鱼竿。 没错,这是他的发明。 转轮抛竿。 曾经无聊打发日子的玩物之一。 如今,已经成了冀州流传最广的游嬉之一。 方才那名一袭青衣的少年,名苏六爻。 代号六筒。 他和苏九、苏大他们一样,都是从外乡逃难到冀州的流民。 苏六离开之后,苏长青方才拿起最后一封来自朝歌的密信。 “帝辛听闻公子藉口后暴怒不已,当廷杖杀张云真,又命崇侯虎领兵南下,征伐冀州,欲擒公子。” “如今崇侯虎已点十万人马,领兵前来,望冀州进发。” “北境王都空虚。” …… 苏长青开之后,心中早有预料。 他叹息一声。 商王啊。 乖乖去打西岐,早日结束封神不行吗? 何必非要拖冀州下水。 他想要的,只是在封神大战之中保持中立罢了。 这么难吗? 苏长青摇了摇头,身边的信笺无风自动,落在石桌上。 他精于奇技淫巧,商贾之术,已经天下皆知。 也没准备瞒过世人的眼睛。 只是他没想到。 帝辛竟然会对他的育种之术如此看重,势在必得。 能看出种子的重要性。 看来,这位殷商之主,并凡俗平庸之人。 他没有姬昌的卜算之术,却有属于帝王的眼光。 这么看。 当初帝辛十八道旨意想要传的可能不是苏护。 而是他? 早已研好的墨从砚中飞出,落到信笺上,化为一行文字。 “按计划佯攻阳城,断北伯去路,掳走北境王室。” “让其无力出关。” 墨干,信笺随之飞出去了琅琊阁。 接着。 他思索了片刻,又写了一封密信传讯北海,让北海暗探,窃机将帝辛兴兵之举送到闻仲手中。 “只是可惜了。” “你我实力,悬殊太大。” 苏长青手中信笺随风飘去了琅琊阁。 处理好一切。 苏长青起身离开了苏府,望向漳水的方向,运转五行遁术,化作一道水流而去。 他要漳水闭关整理这些时日斩神的收获。 同时。 突破根骨。 …… 三日之后。 北境王都。 阳城。 阳城外三百里,矗立着有崇氏一族的神山。 崇山。 此时此刻。 一片肃杀之气隐匿在山林之中,周边鸟兽退散,不敢靠近。 视野宽阔的崇山之巅,正站着两道身影。 一位少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