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他理直气壮说完这话,转而挨着杨大花用气音悄声说话。 “你别忘了,当初买的时候,地契写的是三个儿子的名字,这事是你义兄跟着一起去办的。稍后咱直接去你义兄家,跟他先把话套好。” “万一真的上了县衙,就说是他赠送的。反正他是货郎,又没儿女,经常到处跑,得意外之财,想以后靠我们的儿子给养老,所以买地赠送也正常。” 杨大花早已忘了,当初之所以将地契直接写三个儿子的名字,本意是怕几个孩子日后因为分家而离心。 村里太多人因为父母的偏心,最后分家不公,导致兄弟成仇人。 他们两口子当时买下那七亩地前,就暗中商量过。 四亩写老大的名字,毕竟他作为老大,为这个家付出的最多,且日后还要给他们两口子养老。 剩下的三亩地,老二两亩,老三一亩。 只因老二去府城学手艺的银子,是家里给的。且日后他也有手艺傍身,不管在哪,都能赚一口吃的。 老三虽然年幼,但是读书费钱,且这银子都是老大跟他们一起赚的。 一亩于他来说,都算不少了。 他识字,哪怕考不上功名,也能在县城里找个账房之类的活,日子肯定比老大老二过得好。 只是这事只有他们老两口知道,自打地买回来后,地契也是她自己收着,不曾给几个孩子看过。 这时间久了,她也就忘了这回事,只清楚这是他们用王灿家卖房子和田地的钱买的。 此时听自家男人提起,她才想起来,顿时也就松了口气。 没错,这样从湾村七亩良田的由来,就能解释清楚了。 也就刚才她没想起来,不然肯定第一时间怼回去。 那两个贱蹄子,口口声声说他们是什么劫匪,钱财来历不明。 不就是因为笃定他们解释不清这买地钱的由来吗? 等着,有本事她们就去告。 等到了衙门,没证据说这钱是她王灿的,而他们又有证人说明买地钱来路清白,那她们这就属于诬告。 诬告的话,且不说会不会被关押,反正打板子肯定是要的。 哼,最好打死那俩贱蹄子。 一个不守妇道,好端端的婆家不待,非得祸害的人家刘冬生一个好好的后生妻离子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