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布局洪荒-《诸天之大汉帝国》


    第(2/3)页

    洪荒广袤无际。

    哪怕他已经是此界的大罗境修为,一步可以跨越亿万万里,也要走上许多年。

    这一路上,刘辨随手斩杀凶兽,增添世界眷顾,偶尔收取一些先天灵宝与先天灵根。

    先天之物自有其数,各自代表着一份天道气运。

    因此根据个人气数以及修行道路,能够收获的先天之物各不相同。

    只是刘辨修炼的《万道统摄真法》统御万道,所以任何的先天之物都可以算是与他有缘,没有种类的区别。

    百余年后,他获取了二十多件先天灵宝与先天灵根,达到了自身气运的定数。

    此后,他便不再停留,一路疾行赶路。

    同时一面炼化这些先天灵宝与先天灵根,感悟其中的道。

    不久后,他看见了一根巨大的天柱耸立进入云霄之中,这便是不周山了。

    不周之山,盘古脊柱所化,顶天立地,支撑着天维。

    未来巫妖大战,共工怒触不周山,天维绝,天倾东南,地陷西北,天河倒灌,洪水灭世,女娲炼石补天……

    想到未来一场场的恢弘战役,刘辨不禁心中莫名感触良多。

    虽然不周山看起来近在眼前,但是刘辨仍然飞行了数十年才赶到。

    想想龙汉大劫,三族大战,其中绝大多数生灵都在大罗境之下,若是光靠飞行的话,光是赶赴战场都要无数年。

    他想起了如今三族与其他大能者正在一起研究传送阵法,开始在洪荒大陆广布传送阵。

    如今虽然是为了剿灭凶兽,但是谁知道这竟然是为未来的大战埋下伏笔。

    阵法拉近了种族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交流,也引发了未来的战争。

    就好像后世地球的科技发展,相隔万里的国度如若毗邻,距离的拉近导致了竞争的开端。

    实力越强,就感到天地越小,距离越近。

    刘辨摇摇头,驱除了脑海中的杂念,登上了不周山。

    此时的不周山还散发着一股强大的威压,正是盘古的气息未散,他估计哪怕是圣人之尊此刻也无法撞断不周山天柱。

    从山下往上走,越往上盘古威压越重,天地灵气也越加浓郁。

    到了山腰的时候,已经开始化作了弥漫空中的露汽。

    刘辨循着感应,走入了一片迷阵之中。

    这迷阵的等级很高,哪怕是大罗境也要迷失在其中。

    幸好刘辨对阵法之中的生灵有着感应,才不会彻底迷失。

    他在阵中走来走去,不断地研究着这座阵法。

    九龙玉玺转化的源力加持在他的悟性之上,令他悟性倍增,再加上那感应的明确指引,不久后,他终于破了这座迷阵。

    天地一转,刘辨来到了一座恢弘的宫殿之前。

    宫殿匾额之上以道文铭刻着“玉虚宫”三个大字。

    玉虚宫中也有天然的阵法,这阵法不但隐匿天机,同时也是无上杀阵,哪怕是大罗金仙进入其中也要狼狈而退。

    不过当刘辨走进去的时候,就像回了家一样,那阵法根本毫无反应。

    进入玉虚宫大殿,只见三团清灵之气裹挟着功德金云,呈三才而立。

    三团清气之中隐隐透出生命的气息,一张一缩,砰砰跳动,好似心脏跳动一般。

    这三团清气正是未来的三清道祖。

    不过如今此界之中,他们却是刘辨的三道身神。

    太清泥丸宫身神、玉清膻中穴身神、上清丹田气海身神,他们分别融合了三清本源,正在孕育化形的过程之中。

    刘辨居中盘膝坐下,口念经文,为三清讲道,弥补他们失去的本源,为他们铸就雄厚根基。

    一时间,刘辨的身后显化出一张太极阴阳图,空中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三团清气随着刘辨念经的节奏而波动着,越来越强健有力。

    气息也变得更加内敛起来,清气与玄黄功德气开始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这为他们未来的证道打下了良好基础。

    临走之前,刘辨口诵《道德经》,形成一本介乎于虚实之间的书籍,打入了上首那团清气之中。

    然后又依法炮制,将《玉清宝诰》《上清灵宝经》分别打入另两团清气之中。

    如此一来,三清就可以生而明悟其道,未来不需要欠鸿钧老祖的因果。

    刘辨踏出玉虚宫,离开了迷幻阵,开始往下一处赶去。

    就在离开玉虚宫亿万万里远处,不周山下的一片山脉之中,刘辨再次破开了一处阵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