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清明节过后,天气热得很快。临近五一节前夕,白天气温最高已经到了二十多度。 四月的最后一天,结束了一上午的课程后,耿耀阳混在熙熙攘攘的学生群里往宿舍走去。没曾想来到一号宿舍楼前,他惊愕地发现,韩若愚和韩盈盈父女俩早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韩叔,您来了!”耿耀阳赶忙打招呼道:“是来接韩盈盈回家过节的吧?” “阳阳,你还好吧?”韩若愚笑道:“我来省电视台办个事,顺便接盈盈回家。” 韩盈盈在旁插嘴道:“耿耀阳,跟我们一块儿回去吧?你就别坐火车了!” 回去? 回哪儿去? 海佑吗? 耿耀阳暗自苦笑道:“海佑虽大,却已经没有我耿耀阳的容身之处。我哪里还有家啊?如今我自己就是家。我呆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尽管自己已经无家可归,但韩若愚父女俩的一片好意,耿耀阳自然不能辜负,于是耐心解释道:“韩叔,我在北马道的小屋已经被我妈租出去了。我……我就不回去了。” “啊?”韩若愚吃了一惊,忙问道:“阳阳,你跟我说实话,过年你是不是也没回家呀?” “嗯,是啊!”耿耀阳并不隐瞒,大方承认道:“我找了家餐馆打工,过年的时候住在他们那儿看店,每天还能挣十几块钱呢。” 韩若愚此刻方才明白,怪不得自己大年初一给霍琳打电话拜年,问起耿耀阳来她支支吾吾的,原来是根本没让儿子回家过年,连她这个当妈的都不知道孩子现在何处? “这个霍琳,不配做个母亲!”韩若愚心中鄙夷道:“人家阳阳多有出息的一个孩子,作为母亲的霍琳怎么就不待见他呢?” 去年冬天,要不是耿耀阳挺身相救,他怕是早就没有闺女了,自然不会忘了人家小伙子的救女之恩。 “阳阳,咱找个地方一块儿吃个饭吧。”尽管不能一起回家,但借此机会请孩子吃个饭,顺便犒劳一下他也算聊表谢意了。 耿耀阳倒不矫情,当即答应道:“好啊!学校北门外有一家棉纺之家餐馆。他那儿的大厨是以前棉纺四厂小厨房的大师傅,菜做得很地道。咱就去那儿尝尝吧。” “行!”韩若愚痛快道:“你是这儿的地主,地头比我们熟,就听你的。” 吃饭吗,到哪儿不是吃? 第(1/3)页